论文统计分析,教授关注的核心要点 

在论文审查过程中,最常被指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统计分析结果的呈现方式。

即使研究者辛苦收集并分析了数据,若结果展示不当,论文的完整性和说服力都会大打折扣。

审查委员(教授)不仅会检查数值是否准确,更会仔细确认分析结果是否能合理地解释研究假设。

教授主要关注的核心点

样本数量与依据

不能仅仅说“调查了200人”,还必须说明为什么这个数目合理,是否有统计学上的计算依据。

统计方法的适切性

若研究目的在于验证假设,却只给出简单频数,或使用与研究设计不符的方法,往往会被批评。

显著性水平(p-value)的呈现

必须包含 p-value、置信区间等必要统计值,以证明结果不是偶然。

表格与图表的规范性

是否符合 APA 等学术规范,数值与单位是否标注完整、清晰。

解释的一致性

统计结果是否与研究假设逻辑连贯,并有合理的说明。

研究生常见错误

只写“结果是这样”,单纯罗列数值,却没有与研究目的结合进行解释。

表格和图表中遗漏显著性水平、样本数或单位,被要求重写。

应用了复杂的统计方法,却没有说明为什么要用该方法,导致说服力不足。

👉 最终能说服教授的不是数字本身,而是对结果的解释。

The Brain 的分析支持方式

样本数量依据

提供合理的样本量计算,确保至少 150 人以上,并在必要时多收集冗余样本,以便剔除不良回答后仍保持数据可靠。

符合审查标准的结果呈现

制作符合 APA 规范的表格与图表,并包含统计假设检验结果。

提供解释性文本

不仅仅呈现数值,还会整理说明“这些结果如何支持研究假设”。

再分析(A/S)支持

若在审查过程中被要求增加或调整分析,可以进行再分析。

站在教授的角度来准备

用于提交论文的统计结果,不能只从研究者的角度出发,

而是要以“教授会如何看待”为标准来整理,才更有可能顺利通过。

The Brain 将统计结果转化为教授可信、学术规范的资料,

帮助研究者在论文答辩和审查中更加自信地展示成果。

댓글 달기

이메일 주소는 공개되지 않습니다. 필수 필드는 *로 표시됩니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