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在准备论文问卷时,研究者往往会有很多想问的问题。
一般信息题
认知题
态度与行为题
量表题、多选题、开放题……
心里总想着:
“这个也得问吧?”
“那个也不能漏掉吧?”
结果就是——
问卷常常变成一份 超过 20 分钟 的长问卷。
但对受访者来说,却完全不同
受访者并不了解研究者的用意。
他们看到的,只是一份“冗长的问卷”。
本以为 5 分钟就能完成,结果要 20 分钟以上
觉得问题重复,缺乏耐心
产生疲劳,注意力下降
出现敷衍作答或中途退出
最终带来的后果是:
✔️ 回收率下降
✔️ 数据质量下降
✔️ 分析难度加大
✔️ 甚至需要重新开展调查
The Brain 设计的,是“让受访者坚持到最后”的问卷
The Brain 不只是“收集问卷”,而是确保数据完整可靠的结构化过程。
拥有 1700 万规模的多样化受访者池,立即锁定目标样本
问题数量较多时,通过合理奖励机制提高完成率
自动剔除不认真作答(如重复词、无意义回答)
通过反向题检查、答题时长监测,提取高质量样本
如遇回收率偏低,可追加调查,确保样本充足
📌 如果研究者已经完成了问卷设计,
The Brain 会在执行阶段 多收集 30~50 名受访者,
保证最终有效数据不会不足。
(例如:目标样本 150 → 实际调查 200)
问卷回收率,是可以“管理”的
| 情况 | 自行进行时的问题 | The Brain 的应对方式 |
| 题目太多 → 中途放弃 | 可能需要重新设计问卷 | 奖励机制 + 精准目标受访者 → 提高完成率 |
| 出现敷衍/不认真作答 | 数据质量差,难以分析 | 自动筛除不良作答,提供清洗后的数据 |
| 样本不足 → 延误进度 | 需要重新发放问卷,耗时耗力 | 提前超额收集,最终输出满足目标数量的样本 |
再好的问题设计,如果受访者没有坚持到底,就毫无意义。
问卷调查不仅仅是“问题的设计”,更是 保证数据完整与高质量的过程。
📊 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专业机构 — The Brain
为学位论文提供最优质的数据与统计分析服务。
The Brain 不仅保证问卷能被完整填写,更保证这些答案能真正为您的论文所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