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准备研究或报告时,
样本数量是决定结果可信度的核心因素。
但并不是所有调查都需要几千名受访者。
尤其是在硕士/博士论文、学会发表、内部报告等
有着明确分析目的和范围的情况下,
150 人以上的样本,就足以获得有意义的数据。
📌 150 人成为“最低标准”的原因
保证统计分析的稳定性
在基于 SPSS 的分析中,150 人的数据量足以支撑
描述性统计、t 检验、回归分析等主要方法的顺利开展。
快速反映目标群体特征
如果盲目追求过多样本,
不仅会增加时间和成本,还可能积累冗余数据。
150 人的规模既能保证分析所需的稳定性,
又能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,是最“高效”的数量。
更容易管理答卷质量
The Brain 通过 AI 筛选 + 专家复核 来剔除无效答卷
(如:重复作答、不合逻辑回答等)。
并在一开始就多招募一部分样本,确保最终留下 150 份纯净数据。
📌 The Brain 的实施方式
接收研究者设计的问卷,并转换为自有在线调查链接
可选择全国范围或特定目标群体
调查过程中实时监控答卷质量
确保获得至少 150 份有效数据后,进入分析阶段
“样本越多越好”只是部分事实。
真正的效率,在于根据分析目标设定合适的样本量。
问卷调查 & 统计分析 专业公司 – The Brain
为论文研究提供最优化的问卷与统计资料
从 150 人起步的问卷调查,
是一种兼顾 时间/成本效率 与 统计可信度 的方法。
The Brain 以此为基准,
在需要时还可扩展至 200 人以上的冗余样本,
为研究者提供更高完成度的分析结果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