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IRB(机构生命伦理委员会,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)审查并不是一项形式化流程,
它是当研究涉及人类参与者时,
用于确认研究者是否充分保护参与者权益、遵守伦理规范的必经程序。
然而,许多研究生或初级研究者在准备 IRB 材料时,
往往更关注文件格式,而忽视了问卷内容本身的伦理合规性。
📋 问卷设计中常被忽略的关键要素
1️⃣ 个人信息告知
应明确说明:
“本调查以匿名方式进行,不会收集任何可识别个人身份的信息。”
缺少这句话,IRB 审查时很可能被退回,
理由是“参与者保护计划不充分”。
如果问卷中确实需要收集个人信息(如姓名、联系方式、学号、所属机构等),
必须同时说明收集原因与数据保护方式。
2️⃣ 敏感信息说明
收入、健康状况、政治或宗教观点等内容被归类为敏感信息(Sensitive Data)。
如果问卷中涉及这些问题,
需在提问前明确告知受访者并获得其知情同意:
“以下问题涉及个人隐私内容,您可根据自身意愿选择是否回答。”
3️⃣ 自愿参与声明
应当明确说明参与是完全自愿的:
“您可在任何时间中止参与,无需提供理由。”
这句话体现了对参与者自主权(Autonomy)的尊重。
4️⃣ 减轻受访者负担
问卷问题过多、内容重复或耗时过长,
可能被 IRB 指出存在“增加受访者疲劳(Fatigue)”风险。
建议整体完成时间控制在 10–15分钟以内,
以保证伦理合理性与数据质量。
🎓 研究生常见误区
“知情同意书里已经写了,问卷里就不用再说明。”
“问卷很短,不需要再提隐私相关内容。”
正是这些小疏忽,常导致 IRB 要求“补充说明”或“重新提交”。
请牢记:
IRB 不仅看文件是否齐全,
更要确认问卷设计本身是否体现对参与者的尊重与保护。
💡 The Brain 的问卷与伦理管理方式
为提高研究者 IRB 审查通过率,
The Brain 提供符合伦理标准的问卷设计与数据管理支持:
生成不收集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问卷链接;
对涉及敏感信息的题目,提供事前告知结构;
通过 AI 自动检测筛除无效或疲劳作答,减少受访者负担;
以 150人以上样本 + 冗余样本策略 确保数据可靠性。
借此,研究者不仅能顺利通过 IRB 审查,
也能在实际调查中兼顾伦理合规与数据质量。
🧾 IRB,是研究者的“信任资格证”
通过 IRB 审查,不只是完成一项行政流程,
更是向学界与社会证明研究者值得信赖的过程。
当每一个问卷题目都体现出伦理思考与对参与者的尊重时,
研究才具备真正被认可的价值。
The Brain 以安全、系统的调查环境,
帮助研究者在“伦理与质量”之间取得完美平衡。


